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呼和浩特新聞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在青城大地上,新時代青年正勇立潮頭,將青春的熱情和力量融入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近日,記者走近幾位在我市追夢奮斗的年輕人,聽他們講述奮斗的故事,激勵更多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更好成績。
孟尚雍:“能把青春獻給用水事業我感到無比光榮”
“90后”孟尚雍是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水分公司泵房運行維護四所的副所長,如今參加工作已有10多年。2020年,孟尚雍從機關來到一線,他努力學習泵房維護技術,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用同事的話說:“有點啥工作交給孟尚雍,你就放心吧。”
在回民區光明大街工行小區,記者見到孟尚雍時,他正和同事對該小區的自來水二次加壓泵站的水箱進行清洗。記者注意到,水箱空間有限,環境密閉潮濕。孟尚雍告訴記者,夏天氣溫高,清洗水箱最辛苦,在悶熱的水箱里工作不了多長時間就渾身濕透了。“清洗水箱前,我們提前在小區里張貼停水通知,讓社區網格員通知小區住戶提前一天儲水。清洗一座泵站的水箱需要4個小時左右,我們會盡量提前完成,方便居民用水。”孟尚雍說。
孟尚雍所在的維護組負責回民區的61座自來水二次加壓泵站、130多個老舊小區的自來水供水,他每天都要巡檢四五個二次加壓泵站,同時進行設備維護、水箱清洗等作業,遇突發狀況,即使已經下班他也會及時出發盡快前往處理問題。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里,孟尚雍始終保持24小時值班狀態,因為越是節假日,越是要打起精神,保障市民用水正常。“用自己的努力給市民提供穩定、干凈、有保障的自來水是我的責任,能把青春獻給保障市民用水的事業,我感到無比光榮。”孟尚雍說。(記者 徐達明)
烏力吉:“只要不怕辛苦,就沒有做不好的事”
2011年參加工作的烏力吉現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新城區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奮戰在一線,先后被市公安部門授予個人三等功兩次、個人嘉獎兩次。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被市交管支隊評為“交管尖兵”,2023年榮獲市公安局“優秀共產黨員”“青城最美交警”稱號,并入選“青城好人榜”。
在同事們眼里,烏力吉是一個工作勁頭十足的“拼命三郎”。每逢節假日,都能看見他在路口執勤的身影。他帶領中隊民輔警累計查處5000余起交通違法行為、處理交通事故1000余起、查處酒醉駕300余起、救助危難群眾100余人,調解群眾糾紛400余起,被大隊支隊采納合理化建議60余條,排除事故隱患20余起。
今年1月29日,烏力吉像往常一樣在轄區巡邏,在糧餉府街,他發現一輛轎車停在路中間遲遲未動,后面等候的機動車連續鳴笛示意仍無反應。烏力吉頓感情況異常并立即上前查看,只見駕駛員側倒在駕駛位上,臉色慘白,幾近昏厥,他連續拍打車窗、拉拽車門,但車門反鎖,駕駛員毫無反應。烏力吉立刻撥打120,在等待救護車間隙,果斷用隨身攜帶的警棍敲碎車窗打開車門通風。救護車到達后,烏力吉跟隨醫生護送駕駛員到達醫院,經過搶救,駕駛員脫離了危險。
采訪中烏力吉告訴記者,從警10多年來他對交警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辛苦”。他說:“只要不怕辛苦,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記者 徐達明)
史志強:“傳遞愛心無止境,帶動更多人一起做公益”
“史叔叔,你好幾天沒來了,你是生病了嗎?”5月14日上午,金川開發區電力生態幼兒園,5歲的雯雯(化名)在幼兒園門口用稚嫩的聲音詢問著保安叔叔史志強。
今年37歲的史志強來自烏蘭察布市,目前是金川開發區電力生態幼兒園的一名保安。這個戴著眼鏡、皮膚黝黑、說話有些靦腆的男子,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但是他卻有著一個閃閃發光的身份——志愿者。從事志愿者工作4年來,史志強累計做公益600多次,志愿服務時長1000多小時。獲得的由呼和浩特市青年志愿者協會、金浩區域服務中心、土左旗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內蒙古社會組織管理局、呼和浩特市總工會宣教部、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內蒙古自治區青年志愿者協會頒發的各種證書、獎狀擺滿了他的書架。
“小史,你曬得這么黑,有一半原因是做志愿者曬的。”面對同事們的調侃,史志強總是呵呵一笑,“我文化水平不高,來呼和浩特20年的時間,認識了很多做公益的朋友,也認識了很多正能量的人,在他們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也打算一直在呼和浩特生活,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史志強說。
史志強說,因為喜歡小朋友,所以選擇了做幼兒園保安的工作;因為喜歡做公益,他特意成立了土左旗金川陽光社區向陽花小小志愿服務隊。平日里他經常帶著這些小小的志愿者們參加活動,開展綠色環保行動、清理城市垃圾、關愛環衛工人、在旅游景點送溫暖等,讓更多人關注公益事業,參與到公益事業行動中來。而大多數做公益所用的費用,都是他自掏腰包。
史志強表示,傳遞愛心永無止境,今后要繼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活動當中,并以最真誠的態度、最熱情的服務和最真誠的微笑給他人提供幫助。(記者 馬妍)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