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我為首府添新綠】舊物換綠植 環保進萬家呼和浩特新聞

正北方網 / / 2021-05-20 09:48

將綠植擺放整齊

宣講垃圾分類知識

踴躍舉手答題

展示“戰利品”

垃圾投放屋等待再利用的垃圾

合影留念  

文·攝影/北方新報網首席記者  張學博  記者  劉 睿  郝儒冰

用舊物換一盆綠植,做一回低碳達人。昨日上午,在賽罕區奈倫·城市亮點小區,居民們拿著從家里帶過來的舊書報、舊衣物、紙箱子、飲料瓶等物品,現場兌換了一盆充滿生機的綠植……

當日,本報攜手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賽罕區垃圾分類辦、賽罕區仕奇社區開展了以“舊物換綠植  環保進萬家”為主題的環保知識進社區活動。現場居民們在體驗以物換物的樂趣時,還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環保知識課。

牢記垃圾分類順口溜

當日9時30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知識課在奈倫·城市亮點小區內拉開帷幕。開課后,居民們圍成一圈認真地聆聽著。溜溜時光環保社會實踐社團負責人郅鑫闡述了實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為居民講解了垃圾正確投放、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等內容。

郅鑫說:“居民們作為垃圾分類的先行者,一定要牢記一句順口溜,大家聽好了,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的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他告訴記者,聽完這個順口溜大家就知道垃圾該如何區分了。此外,他還給大家解讀了生活中常見的垃圾誤區。

居民左曉敏是第一個來參加活動的,他說:“通過講解,我知道了像螃蟹殼、大骨頭、海蠣等,雖然是由飲食產生的垃圾,但難以腐爛、發酵,應該放進其他垃圾,需要進行焚燒處理。”居民月瑞玲說:“一次性外賣餐盒不應混入廚余垃圾,應與廚余垃圾分開投放,這也是這次學到的新知識。”

活動現場,居民們紛紛表示,要牢記垃圾分類順口溜,從自身做起,為自己、為大家、為社會環境盡一份力。

環保意識“種”心間

為了深化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活動專門設置了競賽互動搶答環節。內蒙古美麗青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提問,居民們踴躍搶答,歡笑聲不斷。

“廚余垃圾屬于不可回收垃圾嗎?”“我知道,屬于!”主持人一開場,居民們就開始爭先恐后搶答問題。“玉米核屬于廚余垃圾嗎?”“廢舊日光燈屬于有害垃圾嗎?”“大骨頭屬于什么垃圾”……現場各種垃圾分類的知識競賽題讓居民在搶答中學到了新知識。今年86歲的郜瑞老人深有感觸地說:“不看不知道,不學不了解,一個小小的垃圾背后竟然隱藏著如此多的門道,以前還簡單地以為‘大骨頭’就是廚余垃圾呢,通過這次知識搶答才知道,大骨頭要敲碎后才屬于廚余垃圾,否則就屬于其他垃圾。”

在搶答中,答對的居民都獲得了精美禮品,“今天的活動特別有意義,既學習了垃圾分類知識,還領到了禮品。”居民馬蘭香拿著剛領到手的洗手液高興地向大家展示著。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外事經理王彥卿介紹說,在此次活動中,公司為居民們準備的小禮品有洗手液、牙膏、洗衣液等,通過活動,讓每一個居民都意識到踐行垃圾分類對個人及社會所起到的作用,社區是垃圾產生和分類的第一陣地,只有在社區做好基礎宣傳工作,才能從垃圾分類的源頭進行把控。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居民重視垃圾分類,將環保意識“種”在心間,積極主動投身到垃圾分類中。

舊物變綠植

大家期待的舊物換綠植環節到了。在現場志愿者引導下,居民們有序地排起長隊,有的拎著一袋子飲料瓶,有的拎著幾個紙箱子,有的拿著一摞舊報紙,等待兌換綠植。

此次舊物換綠植活動專門制定了兌換規則,即收集10份以上舊報紙、3本以上舊書籍、5個以上飲料瓶、3個以上紙箱、2件以上舊衣物、5節以上廢電池等任意一項,可兌換一盆綠植。同時,為有效提升居民參與率,仕奇社區工作人員提前通過張貼告示和居民微信群發消息的方式就活動時間、地點、內容進行了預告,并說明了舊物換綠植的規則。

“請大家不要擁擠,只要是按規則準備了廢舊物品的,都能兌換一盆綠植!”現場工作人員們一邊進行兌換,一邊維護著現場秩序。不到20分鐘時間,60盆綠植被兌換一空。“這樣的活動既可以讓這些廢舊物品送到了那些需要它們的地方,也能使我們獲得一點綠色,真是一舉兩得。”居民王女士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覺得非常有意義。

廢舊物品再利用

為了便于及時處理回收的廢舊物品,當天的活動地點專門設在了奈倫·城市亮點小區垃圾投放屋前。

記者注意到,這個垃圾投放屋設置在小區正門口附近,屋內分區存放各類可回收垃圾,一個個廚余垃圾盒在架子上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身著制服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在此為居民答疑解惑,引導用戶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同時指導老年用戶用手機操作“青城環保”小程序進行垃圾分類。用戶也可自助將分類好的垃圾放入投放屋,根據二維碼識別、稱重、分類和登記。由于投放紙箱、瓶子等可回收垃圾可以返現金,這個設備大大提高了居民們收集可回收垃圾的積極性。

“我們經常對居民進行宣講引導,希望大家在家里就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目前,城市亮點小區的居民們垃圾分類參與率較高,也會主動使用投放屋提供的廚余垃圾盒收集廚余垃圾,避免廚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溜溜時光環保社會實踐社團負責人郅鑫告訴記者。

當日,活動收集到的紙箱、瓶子、舊衣服滿滿當當,擺滿了半個垃圾投放屋。這些垃圾將由垃圾投放屋的工作人員分類儲存,下一步由下游垃圾處理公司進行分類處理,紙箱化成紙漿回收再利用,舊衣服可能變成拖把,塑料瓶將變成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共建綠色健康生活

記者當日從仕奇社區了解到,目前仕奇社區的餐廚垃圾回收量在賽罕區人民路街道辦排第一,日回收量平均達到900公斤,除了城市亮點小區,其他小區也根據人口密度、居住量,設置了不同形式的餐廚垃圾回收屋、回收架。

“此前,仕奇社區已在轄區各小區100%完成垃圾分類桶站規范化建設,目前正通過強化宣傳引領和軟硬件結合,引導轄區居民認真做好垃圾分類。”仕奇社區垃圾分類專干侯利強表示,城市亮點小區為仕奇社區的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目前該小區已完成1個垃圾分類箱房和9個垃圾分類桶站的標識、公示牌、值守人員等規范和配置。

據了解,仕奇社區正積極與賽罕區垃圾分類辦聯系,通過宣傳、推廣和檢查,不斷指導、規范和糾正轄區垃圾分類標識更新、桶站達標等事項,同時,在商店、超市等賣場張貼溫馨提示,倡導轄區居民選用簡易包裝產品、購買凈菜瓜果,從小處著手做好垃圾前端減量和分類投放。下一步,仕奇社區將繼續引導轄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和垃圾減量,通過示范小區的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實現轄區環境“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政府倡導、居民參與的健康、綠色、時尚生活模式。

[責任編輯:寶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