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 服務基層發展——海勃灣區鎮和街道改革成效顯著烏海
記者 畢曉敏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有關文件精神,扎實開展鎮和街道改革工作,海勃灣區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著力構建有利于基層發展、有利于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管理體制和治理體系,持續推進、深化鎮和街道相關改革工作,且初見成效。
以黨的建設為引領
夯實鎮和街道改革成果
海勃灣區借助黨政機構改革成效,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治理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為指針,將統籌優化鎮和街道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設置、積極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推進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深化鎮和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優化上級機關對鎮和街道的領導方式“六項”改革目標,以臺賬的形式督促、評估各牽頭單位推進和落實工作,目前各相關配套政策及措施已全部印制完成,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和修正。
為實現簡約、精干、高效的基層組織架構,海勃灣區進一步理順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堅持優化協同,注重“人員融合、業務融合”,本著服務執法力量下沉原則,全面加強基層力量。從改革至今,共為鎮和街道增核領導職數13名,增加事業編制81名,極大地緩解了基層服務壓力,增加了基層服務效能。如千里山鎮綜合執法局在完成與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執法事項的劃轉及承接工作的同時,參照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相關制度,建立健全了服務承諾制度、首問負責制度、限時辦理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相關制度,真正實現了執法用法公開、公正,執法程序合法、合規,執法效能的提升、提質。鎮和各街道新設置的黨群服務中心,已成為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基礎陣地,不僅能全面落實“三定”規定的職能職責,還將職能職責延展到了村委、社區黨委,真正促進了利民、便民、幫民等公益事業的長足發展。
以提質增效為抓手
規范鎮和街道服務流程
近年來,海勃灣區持續推進“深化鄉鎮和街道改革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相關工作,努力理順“上和下、左和右”兩個關系,以規范“屬地管理”為抓手,將“屬地管理”納入社會綜合治理“全科大網格”平臺統一管理,通過“街呼區應”,實現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和市場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兩大執法領域執法主體與街道的協同配合;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將基層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千里山鎮、各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進行集中辦理,實現了“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
在深化鎮和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方面,海勃灣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和區域社會治理工作,實行“一格一長一警一專多兼”人員配置,不斷拓寬網格化治理的內涵外延,打造“網格+”治理模式,包含“網格+信訪維穩、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民生救助、災害預警、民族宗教”等,實現“多網合一”“一格多員”“一員多能”全域覆蓋,充分體現了黨群服務中心的多功能特點。
海勃灣區不斷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優化上級機關對鎮和街道的領導方式方法,以時代發展、社會需求、服務重點、效能保障為重點,對原有的政府職能部門權責清單、公共事項服務清單及自治區99項賦權清單進行了重新梳理,尤其對自治區賦權事項內容,通過上通下接的方式,逐條對權限的主體責任、配合責任進行了明確、認領和承接,并通過司法部門的合法性審查,及時準確在“海勃灣區人民政府網”的政府信息公開欄進行了公示,為全力做好“擴權賦能、減負增效”提供了法規保障。
[責任編輯:邢俊清]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