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呼和浩特6座公交充電站向社會車輛開放呼和浩特新聞
網訊(北方新報網記者 郝儒冰) 新能源電動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多,充電樁卻一“樁”難求……12月14日,北方新報網記者從呼和浩特市公交總公司了解到,首府公交6座充電站向社會車輛開放,為首府新能源電動汽車車主提供便利。
當日,北方新報網記者在金川匯金道公共快充站看到,已經有社會車輛聞訊前來,自助在充電樁前充電,該充電站全天24小時開放,配備有休息室,休息室內有空調、熱水器、自助售賣機等配套設施,為充電的車主們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
新能源電動汽車車主可通過“特來電”應用,導航到最近的特來電充電站,顯示充電車位是否有空余,掃描終端上的二維碼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后,支付訂單,結束充電。
記者了解到,首府新能源電動汽車保有量從2018年不足1萬輛,到2021年10月份達1萬余量,但市場上充電站數量較少,無法滿足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對此,呼和浩特市公交總公司與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資協議,成立呼和浩特青城特來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動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進步發展,助力綠色出行。
截至目前,青城特來電建成6座充電站,共有111個充電樁,分別位于金川匯金道公共快充站、西南二環快速路公共快充站、西二環公共快充站、聚源大酒店充電站、科爾沁充電站以及武川縣和諧市場充電站。私家車單車充電功率可達150KW,預計40分鐘充滿一輛車。2021年總充電量預計達718417度,相當于節省碳排放733噸,節油量319296升。充電費用標準根據電力供需和季節負荷特性,將每日用電劃分為峰、谷、平時段,如用戶選擇在谷時充電,再加上應用內的會員優惠,一次充滿電約花費14元。
圖2幅:
社會車輛自助充電 攝影/李佳敏
車主休息室環境舒適 攝影/李佳敏
[責任編輯:寶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