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服工作好不好 農戶最有發言權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農墾大河灣農牧場公司的技術人員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為農戶服務,從春播到秋收,他們不是在田間地頭,就是在去田間的路上。而這,也僅僅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大河灣農牧場公司付博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就是怎么才能和農戶一條心,幫助農戶解決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事,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為此,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按照相關要求在墾區內率先部署了6個現代農服試點,引領現代農服快速、高效發展。其中大河灣農牧場公司試點積極搶抓機遇,主動迎接挑戰,在完善工作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工作任務,落實保障措施,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公司按照“兩全”(全程、全面)、“兩高”(高質、高效)現代農服實施目標,建立健全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方案,發展農機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
農墾企業通過改善農機裝備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加大農業生產科技投入,依托黑土地保護戰略,轉變耕作方式,改變耕作模式,積極開展大型農機規模作業和土地全程托管服務,解決了農戶缺少資金、技術、裝備、先進經營管理經驗等實際問題,真正做到按照現代農業專業化的要求,讓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
農服工作做得好不好,農戶最有發言權。158家農戶參與了農服,他們中的每一位都以各自視角見證了身邊的點滴變化。這變化,不僅是糧食的產量,更是農業生產方式的躍進和生產關系的轉變。農戶范子文將家里的土地流轉給農墾以后,他就有了很多時間,所以就在市里開了家餐飲店。他和家人悉心經營著小店,他們能吃苦、不怕累,日子忙碌而充實。
范秀偉是范子文的家人,她告訴記者:“現在農事都交給了農墾,我們全部時間都用來經營餐飲店,不僅有農田的受益,店里的營業額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雙份收入這日子別提多有奔頭了!”
據了解,大河灣農牧場公司今年的現代農服工作效益較好,其中直接農機作業收入預計可達68萬元。該公司通過統一招標購買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可為農戶每畝節約直接生產成本19.6元,促進農戶增收。現代農服工作作為未來企業的備份產業、朝陽產業,經過不斷地摸索、實踐、完善,必將成為大河灣農牧場公司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記者 勝利/文 通訊員 田林鑫/圖)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