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為遷徙候鳥打造“平安驛站”烏海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隨著天氣轉暖,烏海湖又迎來久違的“老朋友”。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紅嘴鷗等候鳥在黃河沿線嬉戲覓食、暢快歡鳴。
紅嘴鷗飛抵烏海湖。
為給候鳥營造良好遷徙棲息空間,烏海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民警、輔警沿黃河烏海段開展巡查,嚴密監控候鳥遷徙動態。“連日來,我們全面開展‘春季候鳥保護’行動,通過實地巡查、無人機巡查、視頻巡查等方式對候鳥遷飛通道、遷飛棲息地等區域開展巡護值守,消除危害鳥類等野生動物的隱患。”烏海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支隊長劉殿英說。
向市民宣傳保護候鳥知識。
去年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烏海市公安局堅決扛牢黃河入內蒙古首站首責,全面提高對黃河流域的巡查檢查頻次,全力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點工作。同時,全市公安機關各級環食藥偵部門會同市場監管、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對轄區集貿市場、花鳥市場、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所和經營場所、餐館飯店、網絡平臺等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嚴厲查處非法獵捕、收購、出售、攜帶、寄遞、食用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開展沿河巡查。
“我們嚴格落實日常巡查、每日檢查、重點區域排查的‘三查’工作機制,糾正不當的人鳥互動行為,加大文明觀鳥宣傳力度,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此外,不斷加強沿烏海湖技防建設,對打擊非法捕撈、保護候鳥、約束游客文明觀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烏海市公安局濱河分局局長張平說。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郝飚
通訊員:曹藝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