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修復助企減負包頭
“您好,有什么問題可以幫您。”“我們想修復失信信息,不知道該如何操作?”日前,在包頭市社會信用管理中心辦公室,一家企業負責人正電話咨詢信用修復相關問題。
“企業行政處罰信息達最短公示期后,可登錄‘信用中國’網站進行在線申請修復,上傳相關材料后提交修復申請就可以。”包頭市社會信用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李晨耐心地解答著。最終,該企業在李晨耐心的指導下,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了信用修復。
“感謝包頭市發改委信用中心幫助我們企業進行了信用修復,解決公司在投標中遇到的困難,使我們破冰脫困,走上良性發展之途。”企業負責人深表感激。
近年來,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鼓勵經營主體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包頭市發改委聯合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開展行政處罰信息聯動信用修復工作的通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受理模式,進一步完善了信用修復工作流程,提高信用修復效率,暢通企業信用修復渠道。
“工作中,我們每天都要對經營主體在‘信用中國’網站提交的信用修復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并主動聯系指導企業完善申請材料,降低企業信用修復成本。”包頭市社會信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永紅說。
記者了解到,信用修復工作中,包頭市還實施“雙書同達”機制,各有關部門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同時,送達《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告知書》,提醒經營主體向有關部門及時申請行政處罰的信用信息修復。信用修復告知書包括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期限、公示平臺、信用修復時間及方式等內容。
“我們建立了信用修復臺賬,及時通過郵件、短信、電話等方式指導經營主體進行信用修復,并幫助完善修復資料,為經營主體當好信用修復‘服務員’,及時解決其因行政處罰帶來的不良影響。”李永紅介紹。
截至目前,包頭市已累計幫助企業修復2502條失信信息。(記者 張建芳)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