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項目建設“不停步” 高質量發展“開新局”烏海
眼下,我市各重點項目搶抓施工黃金期,加速推進建設;各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企業生產建設開足馬力,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日前,在金嶸百川千萬噸級煤炭綠色加工貿易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上百名工人正在進行鋼筋綁扎、鋼柱預埋等工作,現場各類機械車輛穿梭頻繁,焊接聲、切割聲、捶打聲與機器轟鳴聲交織,奏響了項目建設最強音。
“目前已完成倒運土方量48000立方米,硬化面積2700平方米,基本完成水、電、天然氣基礎改造,整個項目進展順利,預計3個月完成基本施工,年內可投入運行。”項目技術負責人王哲宇說。
金嶸百川千萬噸級煤炭綠色加工貿易產業園項目作為我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總投資12億元。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年利稅20億元,新增直接就業人員190余人,真正做到司機不下車、產品不落地、洗煤不見煤,實現全過程清潔運輸、綠色洗選。
走進烏達產業園的內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繁忙而有序的生產景象映入眼簾: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流水線高速運轉,員工們神情專注,產品快速成型;庫房內,小型裝卸車、大型貨運車緊密對接、相互配合,一袋袋檢驗合格封裝的氫氧化鈉完成裝車,等待發往港口,運往東南亞市場。
“今年,國內國際市場全面開花,僅一季度,我們就在國際市場銷售了近3000噸產品,實現了倍數增長。隨著外貿紅利加速釋放,我們產品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凸顯。”企業出口商檢負責人李嘉龍說。隨著我市一大批惠企政策落地實施,企業發展信心更足,特別是烏海海關大力推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原產地證書政策,有助于進一步降低自貿伙伴間進出口貨物的關稅水平,為我市特色化工品拓展海外市場創造了更多機會。
今年一季度,我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91億元,264個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71.6%、完成投資41.7億元,各大中小企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以強勁的發展勢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記者:王超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