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首批市級衛生健康行業 社會監督員“持證”上崗包頭
5月7日,接過印有包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章的聘書和證件,包頭市首批26名市級衛生健康行業社會監督員正式“上崗”了。未來三年內,他們將“持證”對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全體工作人員行風開展監督和調查,并形成反饋意見,助力全市衛生健康服務水平提升。
提升廣大市民群眾對衛生健康服務滿意度,是打造醫療高地的重要任務之一。為創造更好、更舒適、更健康的醫療服務環境,進一步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包頭市衛生健康委積極探索建立行風建設社會監督員制度,經個人申請及單位推薦并資格審核后,組建了包頭市首支衛生健康行業社會監督員隊伍。這些社會監督員來自包頭市人大等黨政機關、大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企業、包頭市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以及包頭市融媒體中心,具備了較強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當天的聘任儀式上,包頭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宣讀了《包頭市衛生健康行業聘請社會監督員管理辦法》。根據該規定,衛生健康行風監督員監督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即檢查已經出臺的醫療服務規章制度是否執行,便民措施和服務承諾是否兌現,是否存在違紀違規行為;反映、轉遞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單位和醫務人員違反醫療衛生健康行業等有關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問題的檢舉、投訴;反映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單位和醫務人員行業作風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評價衛生健康行風建設情況,提出意見建議,辦理包頭市衛生健康委委托的其他監督事項。
“行風監督員聯系群眾最密切、最廣泛,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各位監督員往往更清楚。”包頭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劉建軍認為,行風建設工作好不好,最終的評判權在群眾。他希望各位社會監督員充分發揮緊密聯系群眾的優勢,及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反映上來,從第三方視角彌補衛生健康行業監督工作的盲區,并深入思考,為衛生健康工作提供更多有深度的可行性建議。
“對于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或反映的問題,無論大小,我們將事事重視、件件落實。”劉建軍表示,包頭市衛生健康委將建立社會監督員反饋臺賬,收集匯總社會監督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和問題線索,形成意見反饋、問題整改的閉環,按季度對全市衛生健康行業社會監督情況進行通報。
衛生健康行業與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關,作為首批衛生健康行業的社會監督員,大家都感覺到了肩上的重任。監督員、包頭市人大代表、東河區鐵西街道旺龍社區黨委書記楊小寧表示,她將密切關注社區居民對健康服務的訴求,及時反饋并推動解決問題,為構建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健康服務體系而努力。監督員、包頭市融媒體中心民生中心副總監尚洪濤表示,他將充分發揮媒體人的優勢,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依法監督,以監督引領規范,讓更多群眾愿意“醫”靠包頭、“醫”在包頭。監督員、包鋼鋼管有限公司管理人員郭志文表示,他將把監督重點投向農村地區和特殊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專注醫療資源分配和使用情況,為推動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而努力。(記者 賈慧珍)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