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北區三工區榮獲2024年“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包頭
不懼“烤驗” 他們用汗水詮釋“先鋒”
——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北區三工區榮獲2024年“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走進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三工區車間里,一股熱浪迎面襲來,在這里,有一群勞動者,他們不懼“烤驗”,常年堅守在生產一線,在高溫、強磁環境下,埋頭苦干,鉆研技術改造,優化生產工藝,每年為企業節能創效上百萬元。今年,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北區三工區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在電解槽前,操作工趙燕飛正熟練地用鋼耙、鋼釬對爐底處進行清理。雖然面臨高溫強磁的重重考驗,但他全神貫注地完成每一個操作環節。三工區有38臺400千瓦的電解槽,日產電解鋁90噸左右。趙燕飛自豪地說:“夏季槽間溫度能達到50攝氏度左右,我們平常主要負責槽維護、換電極、出鋁等作業,電解槽的平均效率能達到92%以上,電解鋁的質量合格率能達到90%以上。”
包頭鋁業電解二廠是包頭鋁業電解主體分廠之一,配備有400千瓦電解槽300臺,年產電解鋁30萬噸。電解北區三工區成立于2014年6月,是電解二廠最基礎的一個生產型班組,年產電解鋁4.12萬噸左右。2016年在中鋁公司開展的工區勞動競賽中勇奪“前三甲”的優異成績,2017年獲評包頭市“工人先鋒號”,2019年獲評自治區“工人先鋒號”。
多年來,該工區聚焦重點,不斷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向縱深拓展,廣泛深入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組織員工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進一步提高產業工人隊伍技術水平。2023年9月,選派班組員工參加第十六屆“中國鋁業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叉車操作工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此外,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北區三工區以強化產業工人創新能力為著力點,組織開展崗位練兵、技術交流、技能培訓、合理化建議、“五小”活動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利用空閑時間,大力開展挖潛改造和技術革新,一起想辦法攻克生產中遇到的難點、卡點問題,確保電解槽保持優質、高效、低消耗運行。
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北區三工區操作工賈致維告訴記者:“我們成立了黑螞蟻攻堅攻關QC小組,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小改小革進行革新、創造,實現降本增效。我們現在有28臺最低能耗槽,噸鋁電耗12300千瓦時,相比于我們第一代電解槽噸鋁電耗降低800度電。”
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電解北區三工區在推行電解槽“五標一控”管理的基礎上,優化工藝管控,提升各項生產指標。一方面,縮小單槽之間差異,減少電流效率損失。另一方面,制定“一槽一策”管控措施,認真測量對比電解槽上下水平、槽溫等數據,嚴格執行工藝標準。通過規范生產工藝管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2023年為分廠節約電費74.16萬元。
“我們三工區目前有科研項目六項,直流電耗在八個工區中屬于前三列,一類槽的合格率處于85%以上。”包頭鋁業電解二廠電解北區三工區工區長史攀說:“2023年度,我們共計研發創新成果3項,并轉化推廣應用到日常生產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些創新研發都非常有利于我們三工區以后優化指標,為電解槽穩定有序高效地運行提供保障。”
包頭鋁業電解二廠廠長李偉明表示,電解二廠將把三工區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推廣到其他工區,發揮他們的頭雁效應,帶動全分廠的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共同取得優異的成績。(記者 梁晶晶)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