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旗:文旅之筆書寫高質量發展的“詩和遠方”鄂爾多斯
近年來,準格爾旗持續深化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進全域旅游,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景區,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準格爾旗特色現代化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大路鎮小灘子村,每逢旅游旺季,游客們都會來到小灘子村的黃河稻漁生態觀光園,欣賞“七彩稻田”中生機勃勃的景象,稻田里魚蟹自由穿梭,藍天下蒼鷺振翅飛翔。
2021年,小灘子村黨支部引進文旅承澤稻漁生態農業觀光有限公司,整合1500畝鹽堿地引進水稻種植、螃蟹養殖項目,打造了集特色生態農業生產、魚蟹養殖、餐飲垂釣、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型示范項目黃河稻漁生態產業,在鹽堿地上繪出多彩的“稻田畫卷”,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振興道路。小灘子村黨支部副書記喬旭介紹:”目前,這里建成了集稻田畫、水上樂園、VR體驗館、農家樂等多種體驗于一體的現代鄉村旅游景區,未來,小灘子村將不斷推進鄉村景觀建設,助力準格爾旗旅游事業的發展。”
誰能想到曾經煤塵滿天的礦山也可以變成旅游景觀?準能集團依托當地豐富的礦業資源、生態環境,積極踐行綠色轉型發展的理念,打造了以工業旅游為主題的綠色生態旅游區。2023年,該景區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區。
在國能準能集團礦山生態旅游區,漫山遍野的綠樹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旅游區內部打造了準能雙百基地、生物多樣性公園、露天印象、西北風情園等諸多景觀群,建成集工業遺跡保護、休閑產業觀光、生態文明展示于一體的工業旅游區,精心設計推出“礦業之旅、紅色之旅、文化之旅、和諧之旅、研學之旅”六條特色游覽線路,備受游客青睞。“來到這里以后腦海中的一個詞就是反差感,以前我認為礦山是灰的,塵土飛揚的,現在卻是漫山遍綠,這么大的機械卡車也感覺到很震撼,這些機器的更換讓我感受到時代的變革,還有工匠精神的偉大,不僅能觀賞到生態美景,還能學習到不少的知識”。來自呼和浩特市的游客高藝迪說。
工業旅游是伴隨著人們對旅游資源的拓展而產生的一種旅游新概念和產品新形式,借助獨特的旅游資源,給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零距離地與工業游品牌形成趣味互動。近年來,準格爾旗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傾力構筑“一帶四游”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準能礦山生態旅游區將工業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緊緊圍繞打造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這一目標,推進文旅農深度融合,探索出工業旅游的“準能”模板。
黃河一級支流百里長川貫穿準格爾旗薛家灣鎮南北。沿百里長川各村,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打造集玫瑰種植、南果北種、露營基地、休閑垂釣等項目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帶和現代農牧業經濟帶,以此實現“興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
在準格爾旗薛家灣鎮巴潤哈岱村,徜徉在五顏六色玫瑰花海,穿過浪漫花墻迷宮,駐足于心形綠色草坪,浪漫的味道令人心醉。游客可以在此“打卡”,記錄下每個幸福快樂的時刻。近年來,薛家灣鎮巴潤哈岱村依托資源優勢,探索出一條以旅游產業助推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新路子。以“吃住游娛購”的全業態配套,讓游客在“都市田園會客廳”里享受“詩與遠方”。
“下一步,巴潤哈岱村將持續開展一系列的營銷推廣,進一步打響百里長川鄉村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為準格爾旗鄉村文化旅游的新名片。讓越來越多的準格爾旗人端起‘旅游碗’、吃上‘旅游飯’、掙上‘旅游錢’。”薛家灣鎮巴潤哈岱村黨總支書記田勛世說。”
近年來,準格爾旗著力盤活沿黃旅游資源,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打造黃河風情度假游,民俗祭祀游,沙漠汽車運動游,現代工業體驗游,美麗鄉村游,傾力構筑“一帶四游”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據了解,準格爾旗現有黃河大峽谷、油松王等國家4A級旅游景區5個、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4個、國家礦山公園1處、自治區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2個、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1個、中國傳統古村落1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8個。
記者 黃晨 張月星
內蒙古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學生 閆婕 郭镕 鄂爾赫木 王正玉 周博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