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實驗室正式運行包頭
4月29日,鹿城實驗室正式運行。
鹿城實驗室按照省級實驗室標準,由包頭市與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共同建設,下設包頭稀土新材料技術研發中心和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中國科學院)。涵蓋了追蹤企業創新需求、開展試驗研究、搭建產研對接橋梁、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提供行業公共服務、培育創新科研人才共六大功能定位。
當前重點推動項目包括與中國科學院電工所陳彪團隊共建稀土永磁電機研究中心,推進新能源車與高負載場景用高速、高功率稀土永磁電機項目在包落地轉化;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高迎新博士團隊共建稀土環保材料研究中心,推進工業廢水有害陰離子處理用稀土環保材料項目在包落地轉化;與東北大學張海峰博士團隊共建稀土高熵合金材料研究中心,推進工業循環水防垢用稀土高熵合金項目在包頭落地轉化;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王華彬博士團隊共建稀土金屬陶瓷材料研究中心,推進鋼鐵冶金行業用稀土金屬陶瓷復合材料項目在包頭落地轉化。
聚焦稀土科技創新“前一公里”精準選題、“后一公里”成果轉化的全過程支撐體系建設,做科技創新的“實踐派”和“實戰派”。據了解,到2026年,鹿城實驗室要建成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省級實驗室;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稀土創新平臺與成果轉化高地。建設一批國內一流的稀土新材料創制與應用研究、前沿技術概念驗證、未來產業中試示范等公共支撐平臺,孵化科技型企業20家以上,搭建各類產學研合作中心10個以上;構建完整、成熟、高效、精準的“資本投入—技術研發—測試評價—中試示范—成果轉化—高技術企業培育”創新生態,助力“兩個稀土基地”建設高質量發展,打造稀土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最強大腦”。(記者 趙遐)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